神灣一外來工創立志願外接式硬碟者服務隊兩年壯大到百餘人
  他不是富二代,求職時首先問的不是工資,而是每天能否有空閑時間讓自己參與志願服務;他沒有中山戶籍,卻以窮追不捨的毅力,幫助鎮內的一名記憶體孤兒成功拿到中山戶口;他沒有高大上的物質作為回報,但卻不斷吸引著周邊的朋友加入到自己所服務的志願隊當中……他就是神灣鎮神采飛揚志願者(義工)服務隊的隊長楊家富,一個45歲,脾氣有點倔,但談到志願服務時就會露出燦爛笑容的新中山人。
  文/記者劉競宇通訊員李竹北買房靖宇攝影報道
  “找工作先聲明要當志新竹買房子願者”
  45歲的楊家富是四川省大竹縣人,目前在神灣鎮一膠原蛋白家生產防火板的工廠當一名管理人員。作為神灣鎮神采飛揚志願者(義工)服務隊隊長,他每周除了上班外,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志願服務中,“一周最少有4天參與志願服務吧。”朴實的楊家富告訴記者,在朋友的介紹下,他1993年來到了中山神灣鎮工作,由於學歷文化不高,他挑過磚、當過保安、開過拖拉機,從2002年開始,他在一家針織品廠工作,一度被提升為生產線上的一個小組長,其間他迷上了志願者服務,在今年3月,因為工廠的老闆對他從事志願者工作有意見,於是他毅然“砸飯碗”,離開了工作10多年的單位。
  到了不惑之年還裸辭,這在很多人眼中有點不可思議,但令人更加不可思議的是,他找尋新工作時不是先問對方能給多少工資,“我先聲明自己要當志願者,晚上不能加班,否則我就沒時間去參加志願服務。”楊家富平靜地告訴記者,在今年3月離職後,他花了好一段時間才找到一份不用加班的工作。與以往在針織品工廠相比,現在這份工作的薪酬只有2000多元,較以往有所減少,但因為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而且老闆也支持他的志願服務,因此他感到更滿意。
  幫工友籌款走上志願者之路
  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外來工如此痴迷地要當志願者呢?
  楊家富告訴記者,他萌生當一名志願者的想法非常偶然,一切都源自2008年為一名工友募集醫葯費的事情, “當時那個工友才進工廠3天,一個人來到中山打工,身邊沒有親人,老闆又不願意借錢給他,於是我們自發幫他籌款治病。”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後來啟發了楊家富——人活著除了索取之外,還要懂得向社會回饋和感恩。在他還在思索該如何回饋和感恩的時候,神灣鎮志願者的身影進入了他的視線,他在懵懂中瞭解到,參加志願服務可以滿足他“向社會回饋和感恩”的想法。於是,從2008年開始,他就陸續通過參加志願服務,為鎮區內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從中,他也越來越瞭解“志願者”的含義。
  “2012年我身邊有一名工友患上癌症,於是我再次在同事間發動捐款,為患病的工友申請困難補助……”楊家富回憶,此事對他再次帶來很大的觸動,“在當年9月2日,我決定召集幾個熱心同事,成立一個由5人組成的志願者團隊,希望能為身邊有需要的人提供更多幫助。”據瞭解,這個自發成立的志願團隊在鎮團委的指導下,利用下班後的空閑時間以及周末的休息時間,先後開展了“中秋節向社會徵集愛心月餅”、“獻溫暖、送圍巾”等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從今年5月開始,楊家富還帶領神采飛揚服務隊承接了鎮區內的居家養老的服務項目,照顧鎮內五村一居的五保戶老人的起居飲食,與他們聊家常。
  窮追不捨幫黑戶小女孩入戶
  助老、助殘的志願行動對楊家富以及他所帶領的志願者隊伍來說成了例牌動作,在過去的半年中,在他的窮追不捨下,15歲女孩林寶珠(化名)擺脫“黑戶”。
  楊家富回憶告訴記者,林寶珠是73歲的林伯的養女,林伯在30多年前從化州來到中山,隨後在神灣鎮一田埂邊搭建了一所棚屋居住,並靠種地和撿垃圾為生。大約14年前,老人在路邊拾獲了一個女棄嬰,當時出於好心,林伯把女嬰帶回家撫養,但由於林伯一直沒有為女嬰辦理收養、入戶等手續,導致女孩在之後的入學、中考等方面遇到重重障礙。在偶然的機緣下得知林寶珠面臨因超齡無法入戶,沒有戶籍無法報考高中時,楊家富主動帶領志願者為小女孩補習功課,從去年底開始多次到市相關部門走訪協調,當中雖然困難重重,但經過他的不懈努力以及在神灣鎮公安分局的大力幫助下,終於讓女孩獲得了中山的戶口。
  神采飛揚志願者團隊成員之一的劉彩蘭感慨地告訴記者:“他自己都沒能在中山入戶,但為了小女孩能拿到本地戶口,富哥來回奔波的次數都無法數清。”
  帶領小團隊從5人壯大至百人
  時光總在悄無聲息中流淌,不知不覺,由楊家富牽頭組建的神采飛揚志願者(義工)服務隊已經走過了兩年的時間,在他的帶領下,服務隊的隊員也從最初的5人發展壯大至目前的100多人,據瞭解,目前還有30多人遞交申請希望能成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
  記者向其提問:“你一個月有近20天的晚上都在從事志願服務,老婆孩子就不會對你有意見?”
  對於記者的提問,楊家富嘴角的弧線很自然地向上翹:“在我的帶動下,我的老婆和孩子都加入到志願者的隊伍。”他認為,在做志願服務時就是在享受家庭生活的樂趣。
  據劉彩蘭介紹,目前他們的志願服務隊除了有成年的志願者外,還有一些親子服務隊,不少志願者在從事一段時間的志願服務後,都會動員伴侶、孩子一同加入這個志願者的大家庭,“我們這裡年齡最大的已經60多歲,年齡最小的僅8歲。”而參與志願服務隊的人員中,不僅有神灣鎮當地的居民,還有來自城區的居民,今年新加入的志願者曾玉蘭就是在年初的慈善萬人行義賣活動中與楊家富結識,隨後便欣然決定加入志願者服務隊。
  在楊家富看來,自己只是在做一些很平凡的事情,能讓他立下當志願者的心愿,也不過是一個 “要向社會反饋和感恩”的小心愿。
  “楊先生的行為令我很感動。”神灣鎮黨委書記林細權向記者表示,楊家富在從事志願服務的過程中,有愛心和善心,而且執行力強,“他不僅僅付出了金錢、時間和精力,更重要的是他開創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局面,讓志願服務成為更多的人的共識。”  (原標題:找工不求高薪 但要能獻愛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xxqmqoob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